CPU / 中央處理器
-
The Future is EPYC新世代高峰論壇,AMD與TSMC開7nm大絕,現場全系列伺服器直擊!
由於「資料」已成為近年來數位應用的主要核心,當企業級、雲端以及HPC客戶的伺服器運算需求也與日俱增,資料中心的巨量資料傳輸及儲存需求也不斷激增中,新一代的伺服器需求也需要有更大步的升級才是,而不是以相同奈米擠牙膏方式緩步進步來強迫企業界買單接受。而AMD最新推出的第2代EPYC處理器,以最新7nm製程技術設計,擁有最高64核心與支援PCIe 4.0的全新技術,讓伺服器市場有新的強者出現!碾壓傳統伺服器市場的整體效能與TCO (總體擁有成本)表現! 由於EPYC採用全新Chiplet架構設計,AMD表示其第2代EPYC處理器不但以其極致效能屢獲新客戶採用,更創造100項世界紀錄,創下效能新里程碑,為現代資料中心樹立新標竿。 為延續第2代EPYC處理器市場熱潮,AMD特別於11月5日(二)在台北遠東香格里拉大飯店3樓舉辦「The Future is EPYC」主題演講,由AMD高階主管與合作夥伴分享AMD EPYC處理器的突破性效能與應用。現場也邀請到TSMC (台積電)嘉賓來講述其7nm製程運作,同時在會場上也有各家AMD EPYC Server的產品展示,讓與會來賓親身感受AMD所帶來的強勢效能與令人大開眼界的TCO (總體擁有成本)值。 以下就透過現場直擊,來看看這場高峰論壇的重點吧! ● 主題演講 註: SPECrate2017_int_peak = 385的數據 註: SPECrate2017_int_peak = 381的數據 ● 與台積電對話 ● EPYC的合作夥伴一同出來「贊聲」 ● 會場攤位展示
-
Intel推出限量版Core i9-9900KS,加碼新款Comet Lake-U系列-Pentium Gold 6405U、Celeron 5202U偷偷上市
Intel在今年第四季可說是動作頻頻,在CPU產品布局方面也開始紛紛浮現。首先是為騰出更多產能來生產新世代的CPU,Intel於10月中旬宣佈 將把 (即停產),以準備推出新的第10代處理器。因此市面上接下來主打的CPU,將是第8代的Coffee Lake家族、第9代的Coffee Lake Refresh家族,以及鬧二房的第10代Comet Lake與Ice Lake家族(10奈米)。 說到Intel地表最強的第九代桌機處理器Core i9-9900K,自2018年第四季推出之後,就一直坐擁旗艦級處理器的寶座,其以8核心/16執行緒的設計,基礎頻率為3.6GHz,最大自動超頻時脈可達5.0GHz (不保證全核都跑5.0GHz),再搭配NVIDIA的高階顯示卡,即可組裝出效能絕佳的電競電腦。 Core i9-9900K內建Intel UHD 630繪圖晶片,其還有孿生兄弟,包含i9-9900KF (無內顯版本),以及鎖頻版的i9-9900 (基礎時脈降到3.1GHz)與低功耗版的i9-9900T (時脈降到2.2~4.4GHz)。然在當今AMD Ryzen第三代大軍壓境之時,Intel早先在2019年Computex透漏會推出新的Core i9-9900KS,擁有更高時脈,以及主打全核跑5.0GHz。 這次Intel終於在2019年10月底正式宣佈推出,於北美時間10月30日供貨。同樣是8C/16T設計,但基頻提升到4.0GHz,超頻則是全核跑5.0GHz。當然TDP (設計功耗)也提升到127W。此CPU可相容於既有的Z390主機板 (而且建議要高階版本的Z390,若您硬要拿其他次級的300系列主機板來使用,雖說理論上只要更新BIOS之後,也可是可以支援此CPU的,但必須確定供電充足,可負荷其127W的用電需求),此外散熱器方面也要能搭配這顆超火的處理器才行!建議使用水冷散熱,搭配雙風扇散熱排,會比較能發揮出其威力! 至於效能方面,Intel給的數據是:跟三年前的老電腦相比,在同步進行遊戲、影音串流與錄影時,效能提升27%、在畫格數方面也快了35%,若跟上一代(應該指的是第8代CPU)相比,在4K影音編輯方面則快了17%,若跟三年前電腦相比,則是快了78%。看起來好像更快了是吧? 喔!對了!一般其他i9-9900K家族都是三年保固,但這顆i9-9900KS處理器「只有1年保固」喔!建議售價也貴個50美元(台灣通路商也是貴個新台幣1500元)。就是說你可以盡情使用、超頻…,但是一年後玩壞了、開不了機,那就掰掰囉! ▽表 Intel Core i9-9900系列規格比較表 有關於i9-9900KS的效能測試,PCDIY!也會在近期刊出! 在HEDT (高階桌機)處理器方面,AMD預估在11月初推出第三代Ryzen Threadripper家族,而Intel的Core X處理器家族,原先是預計要在11月5、6日正式將新的Cascade Lake-X處理器家族上市,其最高階為Core i9-10980XE,建議售價979美元,相較於上一代的Skylake-X,其最高階的Core i9-9980XE原先建議售價高達1979美元,! 由於Intel也在等AMD出招,再來公佈其Cascade Lake-X的正式售價策略,目前已知,Intel的Cascade Lake-X處理器家族,將延到11月25日才會正式公佈,這樣一來也讓板卡廠商只能跟著等到該CPU公佈日之後,才能同步上市其新版X299主機板了! 有關於i9-10980XE的效能測試,PCDIY!同樣也會在近期刊出! 是的!高階、中階、主流處理器都開始從9變成10了之後,當然入門級的低功耗Comet Lake-U家族也要跟著更新!先前Intel Coffee Lake的Pentium Gold 5xxx與Celeron 4xxx家族尚未全部EOL掉,這次Comet Lake家族的Pentium Gold 6xxx與Celeron 5xxx系列,已經悄悄的發表了!在Intel的官網上,可以看到 的身影! 此外,當然還有也同時現身在Intel官網上! ▽表 Intel Comet Lake-U低功耗處理器規格比較表 上述這些低功耗處理器,比較不用太去重視效能,倒是TDP要非常重視,因此,這部份可看到以最入門的Celeron 5205U與Pentium Gold 6405U來看,就是只要百美元等級門檻。主要是應用在行動裝置或是入門款電腦,零售盒裝版比較不容易在通路市場上看到就是了!因此,看來Intel靜悄悄上架這些CPU,一般消費者好像也不會太注意就是了! 當然上述的所有處理器,都還是停留在14奈米的製程,效能提升幅度有限加上先前的漏洞還是存在就是了!至於上述的第10代處理器,這次Intel給他們分了兩房:大房是10奈米的Ice Lake家族,二房則是14奈米的Comet Lake。目前看來,能買到的都是二房的產品,而大房的產品可能還要等等。因此,消費者是要選擇「二房」,還是等「真10代」的「大房」,就看各位消費者們的意願囉!
-
Intel腰斬Skylake-X Refresh價格、入手請先停看聽,Cascade Lake-X即將登場、沿用X299主機板
不久前站上才報導過Intel將7代Kaby Lake系列處理器EOL的消息(連同Kaby Lake-G也要掰掰了),接下來除了期待Comet Lake與10nm的Ice Lake產品線可以早點到手以外(10代分成2個製程跟2款核心架構,也不知道Intel腦子在想甚麼…),即將在11月初登場的Cascade Lake-X也將與現有的Skylake-X Refresh同時在市場上競爭,除了型號一樣變成了五碼命名之外,尚未開賣就已經直接將價格砍半到免1,000美元的策略,大概是有史以來Intel最佛心的一次了,而且可以沿用X299晶片組直接刷BIOS升級免換平台,不用讓消費者再掏一次錢,也算是少見的一次佛心之舉。 (迷之音:該不會是新的晶片組還沒準備好?還是骨子裡就跟前代沒兩樣所以可以繼續用?) 既然兩款LGA2066的版本都同時在線銷售,那免1,000美元的Cascade Lake-X肯定直接打趴原有Skylake-X Refresh一整軍團,在還沒有EOL的情況下,等正式開賣之後,調降前代的售價肯定是必然的策略,只不過在面對11月AMD也即將發布新一代Threadripper的時間點,怎麼降可以利益最大化是一個重點。以目前已公布的Cascade Lake-X型號的售價來看,現有的Skylake-X Refresh幾款版本恐怕沒直接腰斬價格是不可能的。 以目前9代的Skylake-X Refresh的各版本報價動輒破千美元的行情來看,甫公布的10代版本最頂階Core i9-10980XE低於1,000美元的千顆報價下,淪為舊版的Core i9-9980XE的價格根本直接就是兩倍起跳,這下子如果要降價肯定也是5折往下,否則以10代優於9代的選擇下,沒賣掉的9代只能當庫存做CPU疊疊樂了。根據國外ComputerBase的消息指出,原則上腰斬價格的9代版本已經開始作價格發酵了,面臨11月初即將到來的壓力下,9代再不拋就沒機會了,別忘記還有AMD在一旁虎視眈眈,就等著即將出爐的Threadripper 3000系列出來一次砍Intel的9代、10代,雖然已經有自己先發布的性能的提升差異圖示,但實際狀況仍舊是要等新品都面市之後,做公平對比後才知孰高孰低。 查詢一下國外的網路報價可以發現先跑貨的已經在降價了,看來大家都不想堆庫存,那國內呢?嘿嘿,前兩天還高高掛著死不降價的一些通路商也開始做反應了,看看今天10/24的原價屋報價就可以看到9代大幅度的調降價格,Core i9-9980XE直接從58,000下滑到31,000元,這價位跟國外的低價換算就差不了太多了,如果是之前剛買沒多久的朋友肯定嘔死!不想等10代、急著想入手的朋友可以先考慮考慮。(但不建議,因為都是同樣用X299主機板,10代價格也差不多,多等幾天就正式推出了) 不過,相較於9代來說,10代的Cascade Lake-X帶來了Turbo 3.0和DDR4-2933,或許也是Intel牙膏專賣店的又再一次擠了一些牙膏出來,但是仍舊採用14nm製程的方式,還是會令人不禁聯想,到底喊了那麼久的10nm哪時候才會真的全面上場?至於9代的降價還會不會繼續往下探底?就看到時候10代正式登場後,供貨量會不會又緊縮短缺或是9代的庫存消化不完囉!
-
最高階AMD Ryzen Threadripper 3990X型號確認,擬定2020年1月上市!
上篇提到新一代Ryzen Threadripper 3000系列處理器,將於2019年11月發表,如今又有消息揭露出新處理器的各式型號,以及確切發布與上市日期。以下就來做一些小更新! 首先在CPU型號部份,目前已得知Ryzen Threadripper會有3960X、3970X、3990X幾款,至於3980X的部份則還沒提及!且TRX80晶片組也尚未列出!因此以下就是這次第三代AMD Ryzen Threadripper 處理器家族的規格揭露內容! ▼表 第三代AMD Ryzen Threadripper 處理器規格揭露 先說明3960X與3970X這兩顆CPU,目前擬定於北美時間2019/11/5正式發表,屆時規格與價格都會得知,至於效能與開賣時間則是要到2019/11/19日。 再來是對應第三代Ryzen Threadripper處理器專用的TRX40主機板,同樣也是在11/5可以正式發表,屆時各家主機板廠商可以在其網站刊出其主機板的規格與功能,只是效能還無法公佈,同樣必須等到2019/11/19才能上市且公佈效能數據(因為CPU效能沒公佈,你主機板的效能也無法展現出來)! 最後是Ryzen Threadripper 3990X,有可能會學先前Ryzen 9 3950X那樣,會先在2019/11/5的第三代Ryzen Threadripper發表日時,優先來個one more thing的Surprise,並簡單揭露其規格,然後再標示個Coming soon或Available Jan. 2020的字樣,表示2020年1月才會正式上市! 至於3980X CPU與TRX80主機板,暫時還不確定是否會推出,就等11/5正式發表日揭曉了! 由於這次AMD第三代Ryzen Threadripper高階處理器家族,將以7nm、PCIe 4.0,以及更多的核心數,來打狂熱玩家與工作站市場,但因為腳位設計與功耗的緣故,使得無3000系列無法跟前兩代(2000與1000)的X399主機板相容,取而代之的是必須搭配新的TRX40主機板。因此,對於想要從一、二代升級到三代的玩家來說,必須多一點預算來添購新的主機板才行! 至於第二代Ryzen Threadripper方面,已知經銷商幾乎是大量拋售中。例如TR 2970WX (24C/48T)與2990WX處理器(32C/64T),這兩款CPU的原價是1299與1799美元,不過,現在已有店家推促銷方案,只要買這兩款CPU之一,就免費贈送華碩ROG Zenith Extreme Alpha X399主機板,以及ROG Strix LC 240飛龍RGB水冷散熱器(兩者價值約新台幣兩萬元)。 因此若您覺得32核心就夠用,不在乎PCIe 4.0或是7nm,那麼現在入手Ryzen Threadripper正是時候喔!
-
AMD第三代Ryzen Threadripper型號露出! 24核心起跳,將搭配新TRX40主機板推出!
由於AMD首款7nm高階桌機處理器,大家對於這款工作站級的處理器又多了一份好奇心。隨著7月的第三代Ryzen 3000系列主流桌機處理器(代號Matisse)發表,以及8月的第二代EPYC 7002系列伺服器處理器(代號Rome)的發表之後,原先業界預測可能於9月發表的第三代Ryzen Threadripper (代號Castle Peak),如今推延到11月才會發表,而各界也在猜測這次AMD會端出什麼樣的菜,來與甫推出就宣布降價的Intel第十代 Core X系列極致處理器家族 (代號Cascade Lake-X),角逐高階桌上型處理器市場。 由於AMD原先也計畫於10月正式推出Ryzen 9 3950X,但現在已推遲到11月上市,取而代之的是Ryzen 5 3500系列優先上市! :「我們致力於滿足市場對我們的第三代AMD Ryzen處理器的強勁需求,現在已計畫於今年11月量產AMD Ryzen 9 3950X和第三代AMD Ryzen Threadripper處理器家族的首批型號。我們相信,當粉絲們接觸到世界第一顆16核心的主流桌機電腦處理器和我們的下一代高階桌機處理器時,就會發現等待將是值得的。」 由於Ryzen 9 3950X規格已知,又現在AMD不小心洩漏出將會有Ryzen 7 3750X (TDP 為105W,據信可能是Ryzen 7 3800X的降規版本),至於Ryzen 5 3500系列則是主打入門系列(僅先在中國大陸上市),使得這些處理器較無吸引力,反而是大家對於即將上市的Ryzen Threadripper的期待度比較高! ▼表 即將或已經上市之新款AMD Ryzen 3000家族處理器規格 目前大家期待的第三代Ryzen Threadripper,已知也將採用最新7nm Zen2架構,同樣採用類似EPYC的Chiplet 架構來設計,由1組IO Die搭配4組CCD (Compute Core Design)晶片所組成,能提供更高的I/O頻寬,以及更多的IPC (每時脈週期執行指令數),然而在晶片組方面,預計這次Ryzen Threadripper 3000系列,核心數將從24核心起跳,搭載PCIe 4.0規格,並可支援DDR4-3200記憶體,TDP從250W起跳,建議售價為999美元起! ▼表 第三代AMD Ryzen Threadripper 處理器規格預測 至於第三代Ryzen Threadripper處理器,所搭配的主機板,將不會是先前的X399系列,或是先前預測的X599系列。反而是有新的名字:TRX40、TRX80、WRX80等晶片組。例如,當然微星另外還有TRX40 Pro 10G、TRX40 Pro WiFi等主機板,將等第三代Ryzen Threadripper發表後同步上市! 至於其他主機板廠商部份,包含華擎(ASRock)的TRX40 Taichi、華碩(ASUS)的PRIME TRX40-PRO、ROG STRIX TRX40-E GAMING,還有等等,皆可看出主機板廠商都早已準備好了,無奈Ryzen Threadripper 3000系列推延到11月才上市!而這次也可以看出來第三代Ryzen Threadripper,將無法向下相容於第一或第二代的產品。 ● TRX40: 先簡介TRX40這個主打Enthusiast狂熱玩家市場的晶片組,此平台在記憶體方面,提供4通道設計,每通道可支援到256GB的容量,且每通道可支援2組U-DIMM,因此主機板最多可以提供到8組記憶體插槽,每個DIMM插槽最高可插單條128GB的記憶體,達到總容量1TB的上限。至於PCIe通道則支援到64條,其中16條通道可用在SATA埠,至於TDP設計方面,則可支援高達280W的TR4處理器。運作溫度範圍是Tcase max為60℃,Tctl max為100℃。 ● WRX80: 至於全新的WRX80則是主打Workstation工作站領域專用的晶片組,定位跟EPYC的伺服器類似,可以支援U-DIMM、R-DIMM與LR-DIMM,提供高達8通道設計,每通道同樣支援到256GB的容量,且每通道對應1組DIMM,因此當8組DIMM插槽都插單條256GB的記憶體時,最高可達到2TB的上限。值得注意的是,WRX80因為主打工作站應用,因此並不提供記憶體超頻功能。至於PCIe通道則支援到96~128條,其中32條通道可用在SATA埠,至於TDP設計方面,則同樣支援高達280W的TR4處理器,但運作溫度範圍則比較高,Tcase max為81℃,Tctl max溫度為100℃。 ● TRX80: 那麼TRX80呢?猜測其規格跟TRX40相同,但記憶體設計則類似WRX80那樣每通道對應1條DIMM插槽,插好插滿可以達到2TB的容量。 當然上述的都是目前露出的已知資料,正式產品細節方面,仍須等11月正式上市之後,才會明朗! ▼表 三代AMD Ryzen Threadripper 處理器比較 雖說這次AMD第三代Ryzen Threadripper,將以7nm、PCIe 4.0,以及更多的核心數,來打狂熱玩家與工作站市場,然由於必須搭配新的TRX40主機板,且這類主機板的價位都比較高,因此這樣CPU+主機板整體買下來,入門款的平台大約4萬元起跳,對於升級玩家來說,預算可以捏高一點才行。 相較於Intel新款第十代Core X處理器,由於可以搭配先前X299主機板(升級BIOS韌體即可),因此若以升級的角度來說,Intel只要買CPU就好,且入門款的Core i9-10900X (10C/20T)為590美元,最高檔的Core i9-10980XE (18C/36T)建議售價為979美元!若覺得Core X這種狂熱等級的處理器不夠,那還可以選擇更高檔的工作站等級Xeon W-2200系列。 總之,想玩高階桌機或是工作站級電腦,花大錢總是免不了的!您準備好存錢了沒?
-
AMD發布Ryzen 9 3900、Ryzen 5 3500X處理器,助力OEM與系統整合商平台推升至新境界
AMD宣布向OEM與系統整合商等合作夥伴提供兩款全新Ryzen 3000系列處理器,透過AMD創新的「Zen 2」架構以及領先業界的7奈米製程優勢,協助合作夥伴打造高效率、高效能的遊戲平台、家用以及小型電腦。 Ryzen 9 3900目前已在全球上市,而Ryzen 5 3500X則於中國販售,兩款處理器皆具備Ryzen 3000系列的功能與特色,讓OEM與系統整合商等合作夥伴能充分發揮AMD最先進的CPU平台優勢。兩款Ryzen處理器皆提供強大的遊戲效能與高速的生產力,支援領先業界的PCIe 4.0、AMD Precision Boost Overdrive自動超頻功能、以及Ryzen Master Utility軟體,另外新款處理器和所有Ryzen 3000處理器一樣皆不鎖倍頻,讓使用者能自行調整效能。
-
Intel停產第七代Kaby Lake系列處理器,連袂Kaby Lake-G也將於2020年說再見!
為生產新一代處理器而將舊世代處理器EOL (End Of Line,停產)的消息時有所聞,而下游製造商、CPU代理商或經銷商也都會提前收到PCN (Product Change Notice,產品變更通知)的文件,裡面會講述各種產品的細部型號與變更說明、受影響的產品,以及EOL的產品等訊息,讓其可以趕快出清其手邊的舊世代產品,並為新世代的產品做鋪路。 這次Intel為準備大量生產同是14奈米的第十代Comet Lake系列處理器上,其已計畫要將大多數給EOL掉,以騰出更多產能。另外,先前與AMD合作推出的Kaby Lake G (內建Radeon Vega顯示晶片的超大顆CPU,也已公布要結束生產。不過這些處理器其實效能也已經趕不上現役的第八代Coffee Lake、第九代Coffee Lake Refresh了,現在EOL,對消費者來說好像影響也不大就是了! 這次Intel於10/9的QDMS網頁中,發出了,裡面有提到將把絕大多數的Kaby Lake處理器(還有一小部份Skylake)停產,其中提到最晚下單日期為2020年4月24日,而最後產品停止出貨日為2020年10月9日,亦即Intel讓其客戶還有一年的緩衝期,到了明年此時,就不再出貨Kaby Lake處理器了! 這些影響到的處理器產品,包括:Core i3-7100至7350K、Core i5-7400至7600K、Core i7-7700至7700K,不管是Tray盤或是盒裝版本。列表如下: ● Core (Kaby Lake)系列: Core i7-7700/7700T/7700K Core i5-7400/7400T/7500/7500T/7600/7600T/7600K Core i3-7100/7100T/7300/7300T/7320/7350K ● Pentium/Celeron (Kaby Lake)系列: Pentium G4560/G4560T/G4600/G4600T/G4620 Celeron G3930/G3930T/G3950 ● Core (Skylake)系列: Core i7-6700 Core i5-6500 Kaby Lake處理器,自2017年初正式發表至今,也已快3年了!Kaby Lake家族處理器,包含Intel i3/i5/i7-7xxx系列、Pentium G4xxx系列,以及Celeron G3xxx系列,大多內建Intel HD Graphics 600系列內顯,搭配Intel 100/200系列主機板,是末代還可以安裝Windows 7的處理器,主要隸屬於其Process-Architecture-Optimization (PAO)進程中的O (優化)階段,跟第六代Skylake的效能相比,提升程度有限,而此時AMD正式發表了Ryzen第一代處理器,這些首款採用Zen架構的處理器,在效能上已能與大多數Intel Kaby Lake處理器相抗衡,使得Intel趕緊於2017年第四季推出第八代Coffee Lake來回擊! 無獨有偶的,除了自家Kaby Lake桌上型處理器之外,Intel也將自家的也EOL掉。這款Kaby Lake-G家族,其實是前AMD首席架構師Raja Koduri跳槽到Intel之後,首度牽線成功的產品,於2018年CES首度亮相,這顆看起來超大的處理器,擁有Intel Kaby Lake CPU核心,以及AMD Radeon RX Vega GPU核心,單顆處理器就能擁有不錯的執行效果,能執行絕大多數主流遊戲,因此被視為下世代輕薄電競機(例如小電腦、NUC)的絕佳處理器平台,當時Intel還推出Hades Canyon VR Gaming NUC小型電競機,來說明自家處理器的優勢! 然而,就在2020年Intel也即將推出自己的桌上型顯示卡,搭載自家最新Xe GPU,來建立自己的時,上述的Kaby Lake-G因為其GPU還停留在Vega架構階段,而AMD現在也主推自家Navi架構的GPU產品,使得Kaby Lake-G淪為被「檢討」的對象,也就是即將EOL掉這項產品線了! 這次Intel於10/7的QDMS網頁所發出了提到了全系列7款Kaby Lake-G處理器即將EOL,最晚下單日期為2020年1月31日,而最後產品停止出貨日為2020年7月31日。以下就是這次Kaby Lake-G的停產名單: ● Core (Kaby Lake-G)系列: Core i7-8705G/8706G(兩款)/8709G/8809G Core i5-8305G(兩款) 針對Kaby Lake-G的停產,Intel表示,其近期正在調整其產品組合,其第十代Core處理器擁有Iris Plus繪圖晶片,採用基於Gen11的GPU架構,擁有比現在產品高達一倍的GPU效能,此外,Intel也表示他們的GPU引擎擁有更多的提升空間,將帶給未來PC很好的效能提升! 一款產品一路發展到了10代,始終要有一些新面貌讓大家覺得你這家公司的產品是有在創新!諸如Apple的OS X 10.xx版、iPhone X系列,還有微軟的Windows 10,如今Intel的Core系列處理器也從一代到十代,CPU代號也發展到了Core ix-10xxx了,勢必要有一些重大改變,才能讓大家覺得你這家公司是有真正在進行產品「創新」,而不是一直在「更新」產品。 要如何帶領Intel邁向新的十年,相信這一屆應該會有其可行性作法,讓Intel再次偉大!首先可以知道在CPU方面,2020年第二季起,伺服器CPU將有Ice Lake-SP,而桌上型CPU則有Ice Lake-S (搭配495晶片組主機板),皆是10奈米製程且採用全新架構所設計的CPU產品,將擁有更好的效能。 至於現階段的Cooper Lake-SP伺服器處理器、Cascade Lake-X高階桌上型(HEDT)處理器(搭配X299晶片組),以及Comet Lake-S (搭配400系列主機板),這些都還是採用14奈米製程的過渡產品,就看消費者看是要買單,還是直接給EOL掉,就看各位看官們的意願囉!
-
3A平台荷槍實彈+好康不斷、與玩家一同輕鬆探索遊戲新世界,即刻購買好禮相送獎不完!
經過7、8月的暑假學生的7奈米採購熱潮,各位PCDIY!的玩家們是否也加入AMD「真香」陣營了呢?光陰似箭,轉眼間就進入秋季,天氣逐漸轉涼,然而遊戲市場依舊是打得水深火熱,諸多備受期待的3A大作接連在9、10月上市,相信不少玩家正考慮是否要升級一番,趁著10月剛開始的第一波,小編就先來發個賣場情報的好康給大家囉! AMD為了感謝各路玩家的大力支持,在9月30號發表一系列活動,如「Equipped to Win」以及「Raise the Game」遊戲大禮包,主打購買後上網登入即送熱門遊戲,包含廣受玩家討論的《邊緣境地3》、《火線獵殺:絕境》,以及《天外世界》,三款遊戲可供選擇兌換。 除此之外,有薦於上一波50週年紀念獲得廣大好評,贈送3個月的Xbox Game Pass for PC免費會員資格也將延續下去,購買指定處理器後上網登入,即可暢遊《戰爭機器5》等超過一百款好玩遊戲。兌換完之後更有機會抽中遊戲主題水冷主機,詳細可見以下活動網頁。 ★活動直通車→ 想必部分玩家一定也和小編一樣好奇,組一台電競桌機有這麼多選擇,為何要選AMD,而差異在哪裡?俗話說的好:「數據會說話。」這就以《火線獵殺:絕境》其內建硬體的測試結果來舉例好了,首先設定為Full HD解析度,並調整為最高特效時的畫面顯示,在同樣的設定參數下,AMD Ryzen 9 3900X和Intel Core i9-9900K的CPU平均使用率能夠相差高達25%,實在令人驚訝。 而為何能夠有如此差距呢?一切歸功於Ryzen處理器其支援的兩大技術,分別為Multithreaded Command Buffering(多重指令緩衝),以及Asynchronous Compute(非同步運算),能夠在DirectX 12的遊戲中完整表現Ryzen9 3900X其12核心的優勢,更有效降低CPU整體使用率。換句話說,若玩家在錄製影片或即時直播時,可以不再擔心遊戲程式本身佔用過多CPU資源,而導致畫面卡頓的問題。 除了CPU效能強大之外,其自家Radeon RX系列顯示卡更是不惶多讓,其中特別以RX 5700(XT)舉例,硬體部分採用最新EUV 7奈米製程和新一代RDNA架構,和前代GCN相比,可說是效能大躍進。軟體方面多虧了強大的Radeon Software Adrenalin Edition驅動程式,能夠最佳化遊戲畫面,更支援最新圖像處理技術,如FidelityFX和Radeon Image Sharpening,可有效加強3D模組的細節對比,並巧妙調整其銳利度,使得畫面更加清晰。此外更可搭配相容自家FreeSync技術的螢幕,有效減少畫面抖動、圖像撕裂和破碎情況,輕鬆實現流暢的遊戲體驗。 《火線獵殺:絕境》本站測試文章: 這期的賣場情報除了一開始先公告的AMD遊戲大禮包活動之外,事實上在零組件方面可看到記憶體和固態硬碟的價格已達到低點,主流的DDR4-2666 8GB單條最低維持在800元左右,即使是在更高階的DDR4-3200 8GB也差距不大,再加1~200元即能擁有。而固態硬碟部分,目前也是波動不大,主流M.2 SSD方面,容量480GB(500GB)價位約略落在2,000元上下,若是玩家預算充足的話,不妨也可以考慮再加900~1000元不等、直接升級至960GB(1TB)或許可以擁有比較大的使用空間。 至於處理器市場以目前的供貨情況來看,除了Ryzen 9 3900X之外(仍有少量供貨),其他型號的貨量都算穩定,總體來說依舊是相當熱賣,可見這波促銷活動也為商家帶動了不少買氣,如果還沒加入「真香」行列的玩家們千萬不要錯過。 這次遊戲大禮包活動已於9月30日開跑,將於12月31日止結束申請,而兌換截止日為2020年1月31日,也順便貼心提醒一下玩家,若是購買指定型號處理器,並搭配Seagate SSD全系列,或是T-Force RGB系列記憶體,可享有獨家神祕小贈品,在進行活動登入時,記得要勾選搭購記憶體和固態硬碟的選項,並上傳發票和處理器外盒的照片喔!
-
AMD Ryzen 3000銷量創歷史新高、兩顆處理器輾壓對手
AMD Ryzen 3000系列處理器來勢洶洶!儘管目前市場上才稍微穩定了貨源,但實際上來說玩家對於AMD陣營的新品還是有供不應求的問題,目前根據最新的統計數據來看,Ryzen 3000系列處理器銷量九月已經突破歷史新高。 Mindfactory是德國最大的電腦零組件商,他們每個月都會提出這兩個陣營目前在國際上的產品銷量報表,而最新的九月份報表中可看出,將近18,000個AMD處理器從德國經銷商賣出,佔其總處理器銷量的81%,只有約19%(不到5000顆)的Intel處理器售出,這是自從AMD推出Ryzen處理器的過去兩年之間,Intel銷量最差的一次。而且而且,九月份的數字甚至還比AMD在7月首度推出Ryzen 3000處理器時還要更高,也就意味著玩家們對於AMD陣營處理器的需求仍舊居高不下,假如AMD可以把它們目前高階Ryzen 7 3800X和Ryzen 9 3900X產量問題解決的話,勢必能夠有更強勁的銷量。 從上面的數據中就可以看出,其實自從去年九月開始,AMD陣營的處理器銷量就已經領先對手不少,而在過去三個月內,從Mindfactory的銷量中可以看到,AMD陣營的處理器佔其售出處理器總數的一大半,平均約80%的處理器都是來自AMD,這其中包含高階的R9 3900X和R7 3700X、另外主流階段的R5 3600同樣熱賣,比較特別的是連去年的R5 2600也是熱賣產品之一。反觀對手Intel陣營的銷量,總計平均約只佔20%左右,其熱賣的產品最主要是高階的i9-9900K和i7-9700K兩款。 另一個有趣的一點是,從德國經銷商的數據來看,在過去三個月內,對它們來說最賺錢的項目絕對是AMD產品,尤其在Ryzen 3000處理器剛推出時,就立馬創下超過400萬歐元的商機,雖然八月時因為產能問題稍有下滑,但在九月時已逐漸回穩。 另外,在這數據當中還有一個值得關注的點,也就是R7 3700X和R5 3600兩顆處理器的銷量,已經超越Intel陣營所有處理器的總銷量,如果從圖中來看,玩家們可以發現雖然Mindfactory並未提供詳細的銷量數據,但用比例圖對比就已經可以看出端倪:這兩顆處理器加起來的銷量超過Intel陣營所有處理器的銷量。 這意味著什麼?AMD布局主流市場有方阿!尤其是在建議售價150~300美元這個價位帶的市場,換算台幣大概就是5,000~10,000元台幣這個區段,幾乎全都被AMD吃光,高階處理器價位兩者之間的銷量或許還有得拚,而且Intel接下來又要陸續推出新一代的Cascade Lake-X系列處理器(如最近流出的Core i9-10980XE)和第九代的i9-9900KS(全核5GHz)了,到時候或許還會有些變動,不過Intel現階段其實最重要的應該是好好布局主流市場,尤其是中階至高階的處理器,需要注意的還有價位問題,往往「AMD真香」會攻擊的點就是因為Intel的處理器相對來說偏貴,同時這也是為什麼前面提到的兩顆處理器會大賣的關鍵之一:價格好、CP高。 不過話說回來,Mindfactory本身最主要進貨的來源就是以AMD處理器為主,因此在數據上可能仍然會有所偏頗,不過AMD的第三代Ryzen處理器在今年強勢回歸倒也是事實。日前AMD才提到說要將即將推出的,假若屆時AMD能夠穩定其產能,屆時將可以看到更強一波的銷量提升,再者,第三代的Threadripper處理器也預期將會在11月推出,到時候勢必會再掀起一波「AMD真香」潮。
-
對時脈不夠滿意! AMD Ryzen 9 3950X與三代Threadripper確定延期到11月,取而代之的是R5 3500系列優先上市!
上禮拜才在說,這顆擁有16核心32執行緒的頂級電競處理器,將是今年Q3 (第三季)最強的處理器。不過,根據AMD官方「含糊的」表示,似乎這顆處理器將要延期到11月了,同時並表示第三代Ryzen Threadripper也將於11月一併上市,將以更多的核心數,來供應市場! 然而在高階處理器延遲之下,AMD先推出中階的Ryzen 5 3500X與3500處理器來墊檔!這兩款處理器在先前CPU Roadmap裡面都沒出現,但這次則是直接上市,以6核心6執行緒的架構,來迎戰Intel的Core i5-9400F家族。 透過AMD官方的說明:「我們致力於滿足市場對我們的第三代AMD Ryzen處理器的強勁需求,現在已計畫於今年11月量產AMD Ryzen 9 3950X和第三代AMD Ryzen Threadripper處理器家族的首批型號。我們相信,當粉絲們接觸到世界第一顆16核心的主流桌機電腦處理器和我們的下一代高階桌機處理器時,就會發現等待將是值得的。」可以得知,由於台積電7奈米製程需求強勁,當今不少新處理器(如AMD自家,以及多家旗艦手機所使用的高通855晶片,和蘋果iPhone 11的A13晶片)都紛紛以7nm來生產的情況下,就可以知道現在要下單生產7nm晶片,就是要排隊了! 此外,從上述也可以得知,AMD第三代Ryzen Threadripper工作站處理器,也將採用7nm製程,以與自家第三代Ryzen桌機處理器,以及第二代EPYC伺服器處理器達到同一個製程水準。 ▼表 AMD Ryzen Threadripper 處理器規格預測 雖說採用7nm製程,能有效改善CPU整體效能,但眾所周知的是,AMD的處理器在時脈上,始終無法突破到Intel的5GHz水準,尤其在當今大多應用軟體都有針對Intel處理器進行最佳化,讓單核心在相同樣時脈下,AMD處理器要打贏Intel就有些難度了,更別說是拿5GHz來比!因此,AMD只能先以更多核心數,再搭配更高的記憶體時脈,讓其CPU在一些會發揮到多核心優勢的應用程式,或是在多工環境下,能夠發揮出整體效能,以打贏Intel。 ▼表 AMD Ryzen 9 3950X處理器規格 不過現實面,在許多應用程式還是很重視單核心效能的情況下,AMD的CPU時脈還是停留在三點幾最多四點幾GHz,使其效能在上下世代的相比下,無法有長足的進步,而據悉Ryzen 9 3950X目前所面臨的問題更多。因為已經有人搶先拿到多顆3950X CPU,並進行超頻能力測試,結果發現其所謂的爆發時脈,並不是所有核心都能達到宣稱的時脈,也就是規格所宣稱的爆發時脈(4.7GHz)!該超頻玩家甚至表示,只有5.6%的CPU可以達到其標榜的爆發時脈而已!你說這問題嚴不嚴重?! 花那麼多錢買貴三三的3950X,可能爆發時脈跑不到4.7GHz,您會不會說AMD廣告不實呢?其實AMD也確認有這個問題了,為讓CPU能確實達到其廣告上宣稱的時脈,該公司日前發表了新的AGESA 1003ABBA韌體更新,以改善上述的問題。後來該玩家也表示使用這個更新的BIOS,似乎解決了Ryzen 9 3900X以下處理器的爆發時脈問題,但反而插上3950X CPU卻無法開機,這… 真是改了一個問題,又引發一個新的問題,迫使AMD只能先宣佈3950X先延期了! 雖說高階產品的時脈問題有待解決,但中階產品還是要有啊 (以免被股東嘴)!因此AMD將於近期推出Ryzen 5 3500X,以及Ryzen 5 3500,皆是6核心6執行緒的架構,至於時脈則是跟其老大哥R5 3600接近,但X系列的超頻實力不可小覷。因為,國外已有測試數據,表示R5 3500X可以贏過Intel的Core i5-9400F。 ▼表 AMD Ryzen 3000家族處理器規格比較 在建議售價方面,Ryzen 5 3500X與3500,據悉是149美元與129美元,比Intel Core i5-9400F的182美元便宜許多,效能又更強!因此已有一些SI廠商準備推出中階的AMD電競機(採用3500系列CPU搭配GTX 1650顯示卡),預計於10月下旬出貨! 看來,Ryzen 5 3500系列將有機會成為Q4 (第四季)的最佳C/P值處理器!只可惜這顆CPU,AMD原廠尚未公佈是否引進台灣銷售!想買這顆U的玩家們只能先改選購其他產品囉!
最多人點閱
- 洋垃圾神器,Xeon E5-2670實測開箱大作戰!
- MSI CORE FROZR L CPU散熱器實測開箱,微星電競產品再添新兵
- 淘寶網洋垃圾再顯神威,1999元買到8核心16執行緒Xeon E5-2670神器級處理器!
- 捉對廝殺:AMD Ryzen 2200G/2400G VS Intel Core i3-8100/i5-8400
- 不讓Z490專美於前、Intel 400系列入門選項,BIOSTAR RACING B460GTQ主機板開箱
- 洋垃圾戰神,5999元買14核心28執行緒Xeon E5-2683v3神器級處理器!
- SUPERMICRO SUPERO M12SWA-TF伺服器主機板實測開箱,史上最強實戰AMD Ryzen Threadripper Pro 3995WX為究極效能而生!
- AMD Ryzen 5 1600X實測開箱,6核心12執行緒戰神處理器再顯鋒芒!
- 搭載USB 3.2 Gen 2x2和2.5GbE LAN、入門玩家最佳選擇,MSI MAG Z490 TOMAHAWK主機板開箱
- 太極撥10核、「十力」不容小覷,ASRock Z490 TAICHI主機板效能測試
- Intel Pentium G4400實測開箱,「非K超頻」3.3GHz狂飆4.4GHz!
- AMD CPU與超輕巧ITX小板輕鬆配:華碩 ROG STRIX B450-I GAMING ft. Ryzen 3 3300X